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农牧 小麦种植 正文

馆陶县关于小麦后期防灾减灾促增产防控预案

时间:2013-08-28 10:4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目前,我县小麦已进入扬花灌浆期,全县小麦长势良好,亩穗数、穗粒数显著高于常年,单产有望比去年增产50公斤以上,大丰收在望。但是小麦后期还面临着干热风、风雹灾、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为有效防灾减灾,确保我县小麦丰产丰收,特制订本预案。

  一、小麦后期主要灾害种类及防控目标

  ㈠干热风。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一种主要气象灾害,常对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干热风是指温度高于30度,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风力大于3级,严重影响小麦灌浆的一种自然灾害,是我县常年影响粒重提高的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技术措施防控干热风危害,尽量把干热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其防控目标:干热风影响千粒重降低程度控制在2克以下。

  ㈡风雹灾。风灾指风力大于7级以上,造成小麦倒伏的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今年群体偏大(亩穗数50万以上)的麦田,小麦倒伏的危险趋势较为严重,我县群体偏大麦田约30%;雹灾指小麦收获前发生冰雹造成小麦减产的一种自然灾害。其防控目标: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加强天气预测预报提早收获,尽量躲避冰雹危害。

  ㈢病虫害。小麦后期主要病虫害有蚜虫、白粉病、锈病。其防控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 “一喷多防”技术,突出重点病虫、重点时期、重点区域,强化责任、落实细节,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等,把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㈣小麦“老来雨”。小麦“老来雨”指小麦在灌浆后期遇雨,雨后猛晴,气温突然升高,使小麦在1―2天内枯死的现象,也叫“青枯”、“通熟”。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一种自然灾害,在我县发生机率不高,其防控目标:在灌浆期通过喷施叶面肥提高灌浆速度,促进小麦早熟,减轻 “老来雨”对小麦造成的危害。

  二、主要技术措施

  ㈠防治干热风技术。小麦后期推广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技术是减轻干热风危害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灌浆期每隔七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5克。

  ㈡防止小麦倒伏技术。小麦倒伏分为根倒伏、茎倒伏。根倒伏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根少根弱,入土较浅,头重脚轻,一遇风雨,连根拔起,引起倒伏;茎倒伏是由于茎杆基部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者节间过长细弱,担负不了上部的重量发生弯曲,引起倒伏。小麦后期防止倒伏主要是科学浇好小麦灌浆水,掌握浇小水、无风天浇水,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喷施钾肥,提高小麦抗倒能力。

  ㈢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1、锈病、白粉病。要加强和完善病害监测和防治防控方案,继续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经验,力求早发现、早防治,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绝不能造成蔓延危害。如果条锈病发生,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应立即组织大面积应急防治。

  2、及时拔除禾本科恶性杂草。节节麦、雀麦禾本科杂草等比小麦成熟早,其种子随着不断成熟而自行脱落,到小麦成熟大部分种子已基本落地。因此,要将禾本科恶性杂草彻底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3、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技术。加强对麦蚜、白粉病、条锈病、小麦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防治蚜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辛硫磷、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这些药液中加20%三唑酮再加入叶面肥按500-1000倍稀释的倍数混合喷雾,可以同时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枯病等,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㈣大力推广机械抢收技术。6月上中旬是我县小麦成熟期,同时也是风雹灾多发期,减轻或规避风雹的危害要树立抢打抢收意识,推广联合机械收获技术,确保全县在三天之内机械收获完毕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张跃峰任政委,县长谢继??任指挥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晓光任副指挥长,发改局、农办、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财政局、农牧局、水利局、农办、科技局、国土局、粮食局、统计局、气象局、县社、人行、保险公司、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小麦后期防灾减灾工作指挥部(名单附后),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局,具体负责制定小麦后期防灾减灾防控预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落实抗灾减灾资金、督查落实等项工作。各乡镇要把小麦防灾减灾做为今后一个月“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增加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确保把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到实处。

相关新闻:

2011年小麦冬前化学除草剂的选择

盐都部分小麦田发生黄花叶病

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是关键

冬小麦早春分类管理技术

小麦田误喷草甘膦解救方法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