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70后”重圆绿色农业梦
下煤矿、学汽修……少年时,刚刚初中毕业的王文良和贾文强离开家乡,外出创业;平土地、建大棚、种蘑菇……人到中年,瞄准绿色农业良好发展前景的他们,回到广阔农村,拓展新的事业。
12月14日,海港区驻操营镇义院口村,空气中吹过阵阵冷风,而在河套边几座新建的暖棚里,却是一派盎然春意,十多位雇来的“田保姆”正在选摘成熟了的香菇。“你看我们的香菇品质多好,一斤能卖到3元多,客户都等着要呢,这位小伙子就是来进香菇的。”海港区拓新家庭农场场长王学良喜滋滋地说,“现在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农场的香菇已经定点售往海阳蔬菜批发市场和辽宁建昌县养马甸子乡的香菇收购市场了,市场前景非常好。”
这是农场采摘、销售的第二批香菇,让王文良和他的合伙人贾文强尝到了甜头,可这甜头又是多么来之不易。
初中毕业后,板厂峪村的王文良和义院口村的贾文强外出创业,两个人干的行当都与农业不沾边,一个从事汽车修理,一个整天与采矿打交道。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但种植蘑菇对他们俩来说都是第一次。再次创业时,两人干劲都挺足,也用尽了心思,平整土地、修建大棚,但隔行如隔山,种植蘑菇里面的诸多门道他们压根不清楚,第一批销售的蘑菇就给他们来了一个下马威。
“第一批香菇是今年10月15日开始采摘售卖的,因为是初次种植,质量不是很好,价格上不去,1200斤只得了2300多元。虽说我们第一次看着回头钱了,但质量问题却像一块心病留了下来。”谈起当时的情景,王文良至今不能释怀。
那之后,提高蘑菇的品质成了场里的头等大事。“不懂,咱就学,咱们请人帮着干。”他们从辽宁省建昌县养马甸子乡高薪请来了技术员,负责场里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并根据技术员的意见和绿色产品的标准,对大棚的温湿度、菌棒的营养配比进行优化、调整。不久,这些措施就慢慢见效了,蘑菇的长势一天天变得好了起来,场里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说到合伙种植香菇的起因,今年40岁的王学良乐了:“其实就是贾文强一个电话,他给我说了国家的扶持政策、种植香菇的良好前景,我就心动了,满口应了下来。”
“这事是我在镇政府听说的,说国家正在扶持香菇种植项目,很有前景,你可以试着干干。今年3月中旬,镇里组织各村有意向的村民前往承德平泉考察。回来后,我几番琢磨,觉得不妨试一试。就联络同学王学良,结果一拍即合。”42岁的贾文强就这样联系上了王文良,早就想拓展新业务的俩同学,就这样又走在了一起。
说干就干。今年3月底,他们在义院口村里考察选址、流转村民土地、准备大棚建设的基建材料。这之后,整个河套里沸腾了,挖掘机、装载机、卡车,机声隆隆,平整土地,起大棚。到6月2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6个高4米、长130米、宽9米的高标准高规格的暖棚拔地而起,每个大棚的种植面积近2亩。紧接着陆续购进制作菌棒的全套设备:粉碎机、搅拌机、装棒机、封口机、高温杀毒锅炉,仅杂木就一次购买了20万元的。6月30日开始生产菌棒,每天5000只至6000只,随做随入棚,一刻都不耽误。6个大棚里先后放置了21.5万个菌棒。
“现在粗略算下来,这个项目有国家的扶持资金9.6万元,主要用于大棚建设的建筑材料;剩下的大头我们已经投入了150万元。”王学良咂咂嘴说。
站在河套平整的土地上,王学良信心满满:“香菇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很受市场欢迎,明年要再建几个大棚,扩大生产规模。另外,我们还准备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搞,统一管理、收购和销售。产量再大的话打算做产品深加工,利用互联网销售,让产品走遍大江南北。”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