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动脱贫成效综述
“今年我申请了一个大棚种食用菌,估计能把家里为治病欠下的债还清,明年就能脱贫了。”河北平泉县卧龙镇八家村村民王占成说。
几年前,王占成由于脑出血成为贫困户。去年起,他在当地的产业园区开始种食用菌,当时只承包了一个小棚,但效益很好。加上劳务工资,一年净挣了4.7万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平泉县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近年来,这个县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把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承德金稻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厂化方式生产杏鲍菇。由于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废弃物,减少了面源污染。从原料进厂预处理、装袋、灭菌、销售等各个环节均在厂区内高效集约运行,达到标准化水平,实现了降本增效。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直接带动了上百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在1日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河北平泉)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能够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创新是动力,应注重在体制机制、经营方式等多方面开展创新。
依托不断发展壮大的食用菌产业,平泉县探索了“三零”精准扶贫模式,即由政府整合政策资金、金融部门提供贷款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入园本金,使贫困户投入“零成本”;通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利益联结机制以及科学防控措施,使贫困户经营“零风险”;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两区同建”,或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周边建设产业园区,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零距离”。
这种扶贫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在资金、技术、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的困难,也把贫困户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使贫困户能够参与、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在平泉县绿河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三零”扶贫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对具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在产前投资、产中培训和产后销售由企业承担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入园区领养领种,获得生产收益;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资金或土地入股的模式,获得入股分红或租金收入;对仅能从事轻体力劳动的贫困户,由企业吸纳就业,获得劳务收入。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解决了融资问题,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平泉县食用菌产业产值达到54亿元,带动贫困户脱贫比重达到60%以上。
“后期我们将继续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发展深加工道路,打造品牌做强产业。同时还将扩大产业园布局,不断创新完善产业扶贫模式。”平泉县县长曹佐金说。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